31
室內既有的裝修材料倘無證明文件,申請室內裝修審查該怎麼辦?
答:按「臺北市建築物室內裝修審核及查驗作業事項準則」規定,既有室內裝修材料缺乏適當證明文件者,得由開業建築師或專業設計技術人員於圖說上標明位置、面積、材質及耐燃級數並署名負責後併審。故申請竣工查驗時,卷內「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書(E1-4)」表列「合格證明」欄項得填載「附開業建築師(或專業設計技術人員)簽證切結書」替代。
32
什麼是「綠建材」?選用上要如何辨識?
答:由於人們長時間處於室內空間,居住環境與建材的品質有極大關聯,以往消費者在室內裝修材料的選用上,通常只考慮價錢、耐久性、耐潮性等條件,鮮少人會注意到裝修材料往往也含有毒性。當遷入新居時,往往會因「裝潢異味」而造成身體不適,如倦怠、咳嗽、刺眼或喉嚨、鼻子疼痛等,這時候有可能已住到了「致病屋」(sick house ),值得消費者注意。 舉例而言,一般坊間裝潢常用的「三合板」、「複合板」,多係以含有「甲醛」的尿素膠將三塊同質的木板粘合而成,運用在各式室內裝潢板或傢俱上,其中尿素膠所含的甲醛會釋出,長期吸入,對人體即有不良影響,這些尿素膠內的甲醛釋出量甚高,只要超過 5ppm(百萬分5 ),就會造成身體不適,長期暴露更有礙人體健康。因此,室內裝修最好選用不須粘合劑的實木,或採用其他不含甲醛的材料替代。目前國內市場有關板材或角材的甲醛釋出量檢驗標準,區分為 F1、F2、F3三種等級,表列如下供參:

▲ 目前經核可公告之「綠建材」資訊,可於「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」網站「綠建材資料庫」欄項內查詢(網址 http://www.cabc.org.tw/gbm)。

▲ 標示有「甲醛釋出量:F3」的合板角材,若長期暴露仍有礙人體健康。
為避免民眾使用不良建材,並提供選購時一個簡易識別標誌,近年來政府積極進行「綠建築」及「綠建材標章」的推廣,希望為國人健康及永續地球環境把關。國際學術界為綠建材下定義為「在原料採取、產品製造、應用過程和使用以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,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、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材料」,統稱為「綠建材」。換言之,健康綠建材應為低逸散、低污染、低臭氣、低生理危害特性之建築材料。對健康綠建材的評估與選用,即在避免有害健康建材進入室內空間,短期造成使用者身體不適,長期危害使用者的健康。
我國為了追求舒適健康的室內居住環境,及響應全球綠建築的趨勢,內政部致力推動綠建材標章制度,分別針對健康、生態、再生及高性能等認定要項與標準來規範國內建材的應用,並在 92 年公布徵選綠建材標章,又於93 年訂定「綠建材標章推動使用作業要點」,並依據此要點研訂「綠建材標章申請使用須知」及「綠建材標章審查委員會設置要點」以落實綠建材標章制度的執行與推動。93 年 3 月內政部於「建築技術規則」建築設計施工編增訂「綠建築專章」綠建材使用率應達室內裝修材料總面積 5%,101年 7 月 1 日繼而提升至 45%,並修正第 321 條(略以):「建築物應使用綠建材,並符合下列規定:一、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、樓地板面材料及窗,其綠建材使用率應達總面積百分之四十五以上。」,對於綠建材強制使用法制化,更能有效提升室內居住品質。
33
如果室內裝修只拆除室內分間牆,是否還需要檢討「綠建材」規定?
答:室內裝修材料之「綠建材」檢討,應以實際使用裝修材料為簽證檢討內容,如僅為分間牆拆除之裝修行為,免附綠建材等相關證明文件。另辦公室設置系統隔間牆如涉及本辦法所稱之室內裝修行為認定,仍依相關規定檢討「綠建材」簽證。
34
申辦室內裝修局部公文報備是否仍需檢討「綠建材」規定?
答:本市室內裝修局部公文報備案件,非屬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函頒「綠建材材料表」適用範圍,因局部公文報備其裝修面積已限定一定規模以下,變動幅度尚屬輕微,得免檢討「綠建材材料表」。
35
設置「防火門」一定要往避難方向開啟嗎?有無例外規定?
答: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76條規定,防火門應免用鑰匙即可朝避難方向開啟,但供住宅使用及宿舍寢室、旅館客房、醫院病房等連接走廊者,不在此限。不過,基於人員逃生避難安全考量並兼顧社會實情,本市建築物室內裝修允宜按下列各款規定檢討辦理:

(一)住宅共用部分及宿舍寢室、旅館客房、醫院病房等用途之樓層「進入安全梯之防火門」仍應向避難方向開啟。
(內政部 96.10.17 內授營建管字第 0960146701 號函參照)。
(二)除排煙室、安全梯間或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79 條規定防火區劃(按每 1500 ㎡面積區劃),及設於集會堂、電影院、體育館等同時兼具及大量不特定人員之空間,防火門應往避難方向開啟外,其他防火門之門扇開啟方向得免予限制。(內政部營建署 97 年 6 月 4 日營署建管字第 0972909469 號函參照)。
36
新作的「防火門」在完工後必須出具哪些證明文件?
答:申請室內裝修竣工查驗時,卷宗內應檢附經濟部標準檢驗局「商品驗證登錄證書」及「原型式試驗報告書」影本、「同型式判定報告書」影本、出貨(廠)證明書正本,以及整樘防火門之竣工照片暨其防火門驗證登錄檢驗標識之照片(相同編號之防火門,得各以一張竣工照片代表)。至履勘現場防火門上應確有「建築用防火門驗證登錄檢驗標識」,且應裝設開啟後能自動關閉之裝置。
37
防火門的「驗證登錄標示」可採用「貼紙」方式敷貼嗎?
答:依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96 年 8 月 16 日經標三字第 09600094860 號書函規定,建築用防火門之驗證登錄商品檢驗標識,當以油漆、打印、鐫印、蝕刻等符合「永久固定」方式標示為原則,不得採用貼紙式敷貼於產品本體。
38
什麼是具有「阻熱性」的防火門?要如何辨識?
答:依建築技術規則規定,所謂「阻熱性」,係指在標準耐火試驗條件下,建築構造當其一面受火時,能在一定時間內,其非加熱面溫度不超過規定值之能力。因此,凡經由經濟部指定認可的實驗室,依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NS 11227/A3223 防火門耐火試驗法測試合格,並取得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核發驗證登錄證書及授權標識者,稱之為防火門。且視防火門試體加熱試驗結果,符合「加熱試驗中試體最高非加熱面溫度未超過260℃」條件者,視為具阻熱性(A種)防火門;否則視為不具阻熱性(B種)防火門。一般消費者也可從防火門本體上的「建築用防火門驗證登錄商品檢驗標識」加以判讀,例如 f(60A)表示具有 60 分鐘防火時效且具有 60 分鐘阻熱性;f(60B)表示具有 60 分鐘防火時效但未具阻熱性。

39
室內裝修使用「輕質隔間牆」有何優缺點?
答:傳統的磚牆雖然建造成本低,但有許多無法克服的問題,例如龜裂、防霉防潮、白華(壁癌)等,而且重量大不利於耐震;而木板隔間又因容易燃燒,所以漸漸地被輕鋼架系列隔間牆所取代。輕質隔間牆普遍具有良好的防火、防潮、防污染、耐撞擊力、耐震性、隔音效果佳、不龜裂、不變形、不腐爛等特性,隔間變更時,可拆卸、重複使用,減少廢棄物。在目前建造業日新月異,勞工短缺,而地震、天災頻繁之際,實為理想的隔間方式。常見的輕隔間牆略有石膏板、氧化鎂板、碳酸鎂板、矽酸鈣板、輕質混凝土板等。石膏板是石膏心材外覆紙料所製成,所以只能運用在一般的隔間。潮濕空間的隔間牆如浴室,防火需求較高的空間如廚房,或是容易造成碰撞的空間如幼兒房,宜採用防水、防火、防蝕、耐損、隔熱的玻纖板、碳酸鎂板、矽酸鈣板或輕質混凝土板,這類面板表面平整、質量輕、不易龜裂,是堅固耐用的隔間建材。此外,輕鋼架隔間尚可依照實際需要填充具有隔音效果的玻璃纖維棉,或是具有保溫功能的岩棉,但應避免使用發泡海綿、保麗龍等易燃物填充。

▲ 輕鋼架隔間牆構造示意圖。裝修時可視居室空間的實際需要,於牆體間填充隔音玻璃纖維棉,或是具有保溫效果的岩棉。

▲ 輕鋼架隔間牆具有良好的防火、防潮、耐撞擊力、耐震性,隔音效果佳。(施工中案例)
40
輕質隔間牆在使用維護上需注意哪些事項?
答:就施工效益、組裝容易、工期縮短、組件輕量化之趨勢要求下,輕質隔間牆的使用逐漸普及,市面上常見的輕隔間材質略有石膏板牆、矽酸鈣板牆、合成水泥板牆、輕質混凝土板牆、輕質流漿牆、石膏磚牆、IALC 無機分間牆等,以下提供幾點使用注意及維護事項:
(一)附掛或鑽孔時,應採用專用的膨脹螺絲及掛鉤,在鑽孔時應選用旋轉式鑽孔機。若使用振動式鑽孔機,將影響牆體的強度。
(二)石膏板牆、石膏磚牆應避免受潮或水洗,清潔時使用乾布擦拭即可。清洗地板時,應先將拖把擰乾後再拖地,避免水分自牆底往上吸收。
(三)牆面若有孔洞需要修補時,禁止使用水泥砂漿,應採用一般批土或專用的補孔材料為宜。